阿尔弗雷德·丁尼生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诗人,他的写作背景深受其个人经历和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的影响。
个人经历
丁尼生出生于1809年,英国林肯郡的一个牧师家庭,接受了较为优异的教育,尤其是在古典文学方面有着深入的学习。
他的早期作品受到浪漫主义运动的影响,但随着创作的发展,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将浪漫主义情感与维多利亚时代的理性思维相结合。
丁尼生的个人生活中,他的家庭并不幸福。他家中有一位脾气暴躁的父亲和多位患有不同程度精神疾病的兄弟姐妹,这使得他长期怀疑自己也会出现类似的疾病。写作成为了他抒发情感、对抗压抑的重要途径。
时代背景
维多利亚时期(1837-1901)是英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社会变革和工业化时期,导致了城市化进程和社会阶级的分化。
这一时期的文化氛围注重道德与信仰,对传统价值观和宗教信仰有着强烈的追求,这些价值观和信仰在丁尼生的作品中得到了体现。
维多利亚时代的政治环境也影响了丁尼生的创作。他与当时的政治人物有着密切的联系,如首相威廉·格莱斯顿,并且在政治上持有一定的保守立场。
重要作品
丁尼生的成名作是《悼念集》,这部作品集由131首诗组成,加上后来补入的序曲和终曲,共133首。这部作品不仅体现了丁尼生的诗艺,也是他对友人亚瑟·亨利·哈勒姆深切的怀念。
《悼念集》让丁尼生接替华兹华斯成为桂冠诗人,这部诗集的中英双语本已于近期出版。
综上所述,丁尼生的写作背景是其个人经历与维多利亚时代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的综合反映。他的作品既受到浪漫主义运动的影响,又体现了维多利亚时代人们对社会变革、道德信仰和政治问题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