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第三章摘抄赏析: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革命的献身与爱欲的献身不同:
前者要求个体服从革命的总体性目的,使革命得以实现,爱欲的献身则只是萦绕、巩固个体身位。
革命与爱欲有一个含糊莫辨的共同点:献身。献身是偶在个体身体的位置转移。“这一个”身体自我被自己投入所欲求的时空位置,重新安顿在纯属自己切身的时间中颠簸的自身。革命与爱欲的献身所向的时空位置,当然不同;但革命与爱欲都要求嘲笑怯懦的献身,这往往让人分辨不清两者的差异。
最初,他似乎记得兵们是往妙峰山一带退却。及至到了后山,他只顾得爬山了,而时时想到不定哪时他会一交跌到山涧里,把骨肉被野鹰们啄尽,不顾得别的。在山中绕了许多天,忽然有一天山路越来越少,当太阳在他背后的时候,他远远的看见了平地。晚饭的号声把出营的兵丁唤回,有几个扛着枪的牵来几匹骆驼。
自从一到城里来,他就是“祥子”,仿佛根本没有个姓。
这一碗是他今天的第一口饭,他的嘴唇、舌头和牙齿都异常地珍惜它。这句话以生活的细节为切入点,描写了祥子饥饿的状态和对食物的珍视。用了珍惜和异常这两个词,强调了祥子在生活中所受到的困苦,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渴望。
天黑了,街上的灯光亮了,仿佛是因为骆驼祥子的存在才显得更加明亮。这句话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带出了骆驼祥子这个角色的重要性。用了亮和明亮这两个词,强调了祥子所带来的感召力和他在环境中的独特性。
骆驼祥子把他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了工作上,这样他的身体和精神都会变得更加强壮。这句话以身心健康为话题,强调了祥子对工作的投入和对生活的追求。用了强壮这个词,突出了祥子所追求的美好生活和完美状态。
为了打工赚钱,骆驼祥子每天都要在太阳下面干活,就像一个忠诚的牲畜,他付出了一切。这句话通过对祥子工作状态的描写,强调了他的付出和奉献。用了忠诚和牲畜这两个词,暗示了祥子所受到的种种压迫和不公,同时也展现了他艰苦卓绝的精神面貌。
在,只剩下了自己的一条命。赏析:突出祥子的财产已经被兵们收刮一空,已经身无分文。——“在口内负重惯了的”——是走不快的。不但是得慢走,还须极小心的慢走,骆驼怕滑;一汪儿水,一片儿泥,都可以教它们劈了腿,或折扭了膝。骆驼的价值全在四条腿上;腿一完,全完!而祥子是想逃命呀!赏析:突出了骆驼走路的慢和小心,衬托了祥子此时的焦急、无奈。
在他眼中——好似比他还着急,你碰我,我碰你的在黑空中乱动。赏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祥子焦急不安的心理。
还是已经站住了,心中只觉得一浪一浪的波动,似一片波动的黑海,黑暗与心接成一气,都渺茫,都起落,都恍惚。赏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黑,祥子赶路十分艰难。
仿佛刚想起自己,就又把自己忘记了,像将要灭的蜡烛,连自己也不能照明白了似的。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祥子此时又累、又困、又饿,头昏脑胀的样子。
使他觉得像在一团黑气里浮荡,虽然知道自己还存在着,还往前迈步,可是没有别的东西来证明他准是在哪里走,就很像独自在荒海里浮着那样不敢相信自己。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祥子的孤独、迷茫和无助。
而他一点也不晓得,像拉着块冰那样能渐渐的化尽。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