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廉为宝:
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有人送给他一块宝玉,他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
杨震拒金:
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山怀金十斤相赠,杨震以“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回应,王密听后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一钱太守:
东汉时,刘宠任会稽太守,清廉自守,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时,当地百姓主动凑钱送给他,他只象征性地收下一枚铜钱。
陶母退鱼:
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母亲退回给他,并写信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
吴隐之不惧饮贪泉:
晋代人吴隐之任广州太守,广州城外有一池名“贪泉”,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会贪婪成性,他照饮不误,并写诗表示:“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苏东坡拒礼:
北宋时期,苏东坡在担任徐州知府时,有送礼人送了一盆月季花祝寿,他笑着咏诗道:“赵钱孙李张王陈,好花一盆黎民情。一日三餐抚心问,丹心要学月月红。”
于谦拒礼:
明代于谦在60岁寿辰时,门口送礼的人络绎不绝,他叮属管家一概不收寿礼,并风趣地说:“这就是我要带的东西。”
包拯家训:
包拯晚年立了一个“家训”,规定后代子孙为官者如果贪赃枉法,死后不允许葬在家族的墓地。
诸葛亮廉洁奉公: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虽身居高位,但生活俭朴,临终前留下遗嘱,说自己家中没有多余的财产,一切依靠官府。
岳飞严于律己: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提出“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的口号,他个人生活极其清苦,严格自律。
这些故事展现了这些名人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廉洁自律的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