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孔子言行的经典著作是 《论语》。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经典之作,不仅保存了孔子思想的精髓,更成为了后世儒家学派的核心文献,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智慧的宝库《论语》共二十篇,每一篇都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与人生智慧。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论语》的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最后的编定者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汉代以后,被奉为儒家经典,后来成为历代文人必读的教科书。西汉时有今文本《鲁论》和《齐论》及古文本《古论》三种,东汉末郑玄以该本为依据,参考《齐论》《古论》作《论语注》,是为今本《论语》。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
《论语》进入经书之列是在唐代,宋儒朱熹将《论语》与《中庸》《孟子》《大学》合称“四书”,又与《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并称为“四书五经”。
自汉代以来,便有不少人注解《论语》。它与《孝经》是汉初学习者必读之书,是汉人启蒙书的一种。汉朝人所注释的《论语》,基本上全部亡佚,今日所残存的,以郑玄注为较多。宋人邢昺的《论语注疏》也是重要的注疏版本。
综上所述,《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经典著作,对后世的文化、教育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