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救助的方法步骤如下:
评估环境与患者状况
确保现场环境安全,避免对施救者和患者造成进一步伤害。
快速检查伤员的意识和呼吸情况,可以通过轻拍伤员肩膀并大声呼喊来判断意识,同时观察伤员胸部有无起伏、听有无呼吸声音、感觉有无气流来判断呼吸。
准备工作
将伤员仰卧在平坦的地面或硬板床上,解开伤员领口、领带、腰带等束缚物,以利于呼吸顺畅。
如果怀疑伤员颈部有损伤,在移动伤员时要注意保持头部、颈部和身体在一条直线上,避免造成二次损伤。
清理口腔异物
将伤员头部偏向一侧,用手指(或缠上纱布等)清除口腔内可见的异物,如呕吐物、痰液、血块等,确保口腔内无异物堵塞气道。
开放气道
采用仰头抬颌法开放气道。抢救者一只手放在患者的前额,用力下压使头部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抬起下颌骨,使下颌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
进行人工呼吸
抢救者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子,防止吹气时气体从鼻腔漏出。
自己深吸一口气,然后将嘴紧贴患者的嘴,形成密封状态,缓慢而均匀地吹气,持续时间约1-2秒,观察到伤者胸部有明显起伏为宜。
吹气完毕后,松开捏鼻的手指,让伤者胸廓自然回缩,将肺内的气体排出。此时要注意观察伤者胸部的回落情况,确保气体能够顺利排出。
接着进行第二次吹气,重复上述操作。一般来说,人工呼吸的频率为每分钟10-12次,即每5-6秒进行一次吹气。
与胸外按压配合
进行胸外按压,在胸骨下约两指的位置进行强有力的挤压,每次30次,频率为100-120次/分钟。
按压与呼吸的比例应为30:2,即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持续进行心肺复苏
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过程中,继续进行心肺复苏和其他必要的急救措施,直到专业人员接手。
呼救和报警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提供准确信息,包括地点、伤病情况和人员数量。
保持冷静,详细描述伤病情况,包括意识状态、呼吸、脉搏、出血等,以便接线员评估情况并指导。
这些步骤可以帮助您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有效的人工救助,提高伤员的生存率和康复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