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意马的意思是形容心思像猿猴跳、马奔跑一样难以控制,常用来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心思不专。这个成语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出处与演变
最初含义:最初,“猿意马”是对练功夫时心境的形象比喻。在练功夫扎马步时,人需要想象自己尾椎后有只尾巴,打人时心则要猴急,以此来形容心神不定,难以专注。
成语出处:这个成语出自汉代魏伯阳的《参同契》注:“心猿不定,意马四驰。”。
引申含义:后来,“猿意马”这个成语逐渐演变成了形容人心思散乱、注意力不集中的意思。
使用示例
工作场景:例如,学生在教室里上课,如果“心猿意马”,可能会一会儿想着昨天的游戏,一会儿又惦记着放学后去哪里玩,无法专注于老师讲解的内容。
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总是心神不定,无法静下心来,也可以用“心猿意马”来形容。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三心二意、心烦意乱。
反义词: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通过以上解释,可以更全面地理解“猿意马”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