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子进烟馆- 摩登(摸灯)
空中布袋- 装疯(装风)
宋江的军师- 无用(吴用)
老太婆上鸡窝- 笨蛋(奔蛋)
卖草帽的丢扁担- 留神(留绳)
哥哥不在家- 少来(嫂来)
外甥打灯笼- 照旧(照舅)
雨打黄梅头- 倒霉(倒梅)
半两棉花- 免谈(免弹)
秃子打伞- 无法无天(无发无天)
矮子过渡- 安心(淹心)
马店买猪- 没那事
癞虾蟆跳水井- 不懂(噗咚)
唱戏的骑马- 不行(步行)
炒咸菜不放酱油- 有言在先(有盐在先)
吃饺子不吃馅- 调皮(挑皮)
打灯笼搬石头- 照办(照搬)
大水冲走土地庙- 留神(流神)
耕地裏甩鞭子- 吹牛(催牛)
卖布不带尺- 存心不良(存心不量)
穷木匠开张- 只有一句(只有一锯)
砖窑裏失火- 谣言(窑烟)
牵羊进照相馆- 出洋(羊)相
飞机上沏茶- 高水平(瓶)
饿着肚子造反- 借机(饥)闹事
寺里起火- 妙哉(庙灾)
十两纹银- 一定(一锭)
秃子戴斗笠- 无法(发)五天
大树做椽子- 揭(截)短
铃铛掉了舌头- 不想(响)
31. 歪嘴讲故事- 邪(斜)说
32. 歪嘴吹喇叭- 一股邪(斜)气
33. 歪嘴吹号- 正气不足,邪(斜)气有余
34. 歪嘴吹灯- 风气不正;一团邪(斜)气
35. 歪墙开旁门- 邪(斜)门
36. 瓦房上盖蒿草- 怪物(屋)
37. 驼子打伞- 背时(湿)
38. 脱了旧鞋换新鞋- 改邪(鞋)归正
39. 土里埋金- 有内才(财)
40. 豆腐掉进灰堆里- 吹又不好吹,打又不好打
41. 豆腐饨骨头- 不软不硬
42. 豆腐渣炒耦片- 迷(弥)了眼
43. 豆腐堆里一块铁- 算他(它)最硬
44. 豆腐打地基- 根基太软;(装风)
45. 腊月天气- 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46. 父亲向儿子磕头- 岂有此理(岂有此礼)
这些歇后语利用谐音创造了幽默和双关的效果,是汉语中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更多关于谐音歇后语的需求,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汉语言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