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过之而不及”的意思是 相比之下,只有超过而不会不如。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先进》,原文是:“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具体解释如下:
过:
超过。
不及:
赶上,达到。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比较中,某人的能力或表现只会超过别人,而不会低于别人。它强调的是一种超越的关系,而不是仅仅达到或低于某个标准。
例如,在《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十七章中,杨沫写道:“自古以来,做官越做越富,教书越教越穷。到了中华民国,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里的“有过之而无不及”用来形容做官的人越做越富,而教书的人却越来越穷,表明在财富积累方面,做官的人超过了教书的人。
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在某个领域或方面,某人的表现或成就不仅达到了预期的标准,甚至超过了预期,达到了更高的水平。例如,可以说某人的学习成绩“有过之而无不及”,意味着他的成绩不仅达到了要求,还超过了要求。
总的来说,“有过之而不及”是一个褒义词,用来形容在某方面表现出色,超过了别人或预期。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