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中的《无常》一文,通过描绘无常这一角色,深刻地反映了鲁迅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无常》的赏析:
无常的形象特点
无常被描绘成一个浑身雪白、粉面朱唇、眉黑如漆的鬼,活泼而诙谐。这种形象与人们常规认知中的鬼怪形象形成鲜明对比,使得无常具有了一种独特的“人情味”。
无常的善行与正义
无常在勾魂时,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虽然最终被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但这体现了无常的善心和正义感。这种善行与正义感,使得无常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现实与幻想的对比
文章通过无常这一角色,对现实社会中的“正人君子”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无常虽然是个鬼,但他的行为却比一些“正人君子”更加公正和善良。这种对比揭示了现实社会中“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
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无常的形象和故事,实际上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讽刺和批判。鲁迅通过无常的口吻,揭示了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这种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批判,使得文章充满了辛辣的讽刺意味。
个人情感的流露
文章中流露出作者对无常的敬佩和赞美之情。鲁迅通过对比自己小时候对无常的害怕和现在对他的敬佩,表达了对无常的善心的敬佩。这种个人情感的流露,使得文章更加生动和感人。
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文章中的一些句子,如“我们现在走的是一条狭窄险阻的小路,左面是一个广漠无际的泥潭,右面也是一片广漠无际的浮砂,前面是遥遥茫茫荫在薄雾的里面的目的地”,不仅描绘了当时乡下人的生活状态,也表达了鲁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忧虑。
总的来说,《无常》通过描绘无常这一角色,深刻地反映了鲁迅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文章通过无常的善行与正义,对现实社会中的“正人君子”进行了讽刺,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无常的敬佩和赞美之情。这种对比和讽刺的手法,使得文章充满了辛辣的讽刺意味,同时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