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七首·其四》 -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艰苦环境和战士们的豪情壮志。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雪山黯淡,孤城与玉门关遥遥相对。守边将士经过无数战斗,铠甲磨穿,但他们的决心坚定,誓要击败敌人,不返回家乡。
《南园十三首·其五》- 唐·李贺
>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男子汉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带上武器,收复被割据的关塞河山。诗人通过对比书生与战士,抒发了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塞上曲二首·其二》
- 唐·戴叔伦
>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唐朝军队的威武之势,旌旗在阴山飘扬,胡人不敢侵犯。诗人表达了愿意为国家献身,不求生还的决心,体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泊秦淮》
- 唐·杜牧
>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诗意:
这首诗通过对秦淮河畔夜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人感叹歌女不知亡国之痛,仍在唱着亡国之音,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深深忧虑。
这些诗句通过不同的景象和情感,表达了诗人们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