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也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和发明家。他的名言警句和典故至今仍被广泛引用,以下是一些著名的诸葛亮名言及其典故:
集众思,广忠益
强调团队合作和集体智慧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广泛听取他人的意见,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取得成功。
思者虑远,远者虑安,无虑者危
善于思考的人会考虑长远;考虑长远的人会谋求安定;没有远见的人会陷入危险。
善积者昌,恶积者丧
积累善行的人会兴旺发达;积累恶行的人会走向灭亡。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指的是春秋时期齐景公用两个桃子让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争功,结果三人因争斗而死的故事。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是诸葛亮《诫子书》中的一段话,强调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节俭朴素的生活方式,以明确志向和实现远大目标。
夫学需静也,才需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强调学习和立志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增长才干,只有立下志向才能完成学业。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告诫人们要避免放纵和浮躁,这样才能保持精力充沛和性格稳重。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强调选拔和任用人才的重要性,认为亲近贤能的人,疏远小人,国家才能兴盛;反之,国家就会衰败。
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表达了自己在危难时刻接受任务,誓死完成使命的决心。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是诸葛亮一生的写照,体现了他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句名言也常用来形容对工作或事业的极致投入和忠诚。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告诫人们要保持谦逊,不要因为才华或权力而骄傲自大或滥用权力。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强调淡泊名利,保持内心宁静,才能明确志向,实现远大目标。
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在考虑事情时,必须全面思考其潜在的利益和危害,做到未雨绸缪。
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
强调处理事情要从难处入手,从易处做起,逐步解决。
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
表达了自己在困难和功劳面前以身作则,不居功自傲的高尚品质。
这些名言警句不仅体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和品德,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人生哲理和处世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