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家》主要描写了 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腐朽,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了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故事集中在1920年冬到1921年秋的八九个月时间里,揭露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罪恶,撕开了在温情关系掩盖下的大家庭的勾心斗角,暴露了所谓“诗礼传家”的封建大家庭的荒淫无耻,也描写了新思潮唤醒的一代青年的觉醒和反抗,从而宣告了这个封建大家庭必然崩溃的命运。
小说以高家为背景,通过高老太爷及其子孙们的命运,展现了封建家庭制度对人性的压抑,青年一代的反抗精神,以及新旧思想的冲突。高老太爷作为封建家长,主宰着家族的一切事务,家族内部等级森严、规矩众多。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家族内部的矛盾逐渐激化,年轻一代的反抗和外部社会思潮的冲击,使得这个曾经看似坚固的封建堡垒逐渐走向衰落。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跌宕起伏,特别是通过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的不同选择和人生道路,深刻揭示了封建制度对年轻人的束缚和摧残,以及他们对自由和光明的追求。鸣凤、梅表姐等女性的悲剧命运,更是对封建礼教残酷性的有力控诉。
《家》不仅是对封建制度的控诉之歌,更是一场关于爱、自由与希望的深刻思考。通过高家这个封建大家庭的兴衰,展现了时代变革下的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以及个人在命运洪流中的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