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平生懒着书,书成亦快余。惊风日夜吼,随处足安居。
眉头无一事,笔下有千年。
落纸惊风起,摇空见露浓。丹青与文事,舍此复何从。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时时只见龙蛇走。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
笔墨纸砚,胸怀大志。
写字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可以让人静下心来,集中精力,增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字如其人。
书写是一种力量。
文字是心灵的窗户。
书写的艺术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之一,也是最重要的艺术之一。
要想学会写字,必先学会做人。人品不高,落墨无法,求其风神者,当须先求人品。
书法之道,不仅在于写字技巧,技巧再好,不过是个“书匠”而已。练字和学问必须同时俱进,甚至要把提高学问素养放在写字之上,否则,书法写到一定水平后,就会上不去。
不能光埋头写字刻印,首先要紧的是道德学问,少了这个就立不住。
中国诗、书、画、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升华,所以学书画的人,一定要通中华民族的文化,这一点相当重要。
学习书法必须从临摹入手。临摹是手段,是方法,是初学者不可缺少的基本课,但临摹不是目的。掌握了基本功,广为吸收,方可变法。变法与创造才是学书的目的。
碑可强其骨,帖可养其气。选择碑之长处,在其下笔朴重,结体舒展,章法匀净绵密;帖则用笔精熟,气韵生动。尊魏抑唐,或尊唐抑魏,都是一偏之见,不可为训。
取意舍形,无所求意。故得其形,意溢于形;失其形,意云何哉?
学书之要,唯取神,气为佳,若模象体势,虽形似而无精神,乃不知书者所为耳。
书之心,主张布算,想像化裁,意在笔端,未形之相也;书之相,旋折进退,威仪若有成局,然后举闭而追之。
凡学书者得其一,可以通其馀。
学书易少年时将楷书写定,始是第一层手。
凡作字须熟观魏,晋人书,会之于心,自得古人笔法也。欲学草书,须若有成局,然后举闭而追之。
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
这些名言不仅强调了写字的技巧和重要性,还强调了写字与做人的关系,提倡通过写字来修身养性,提升人格和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