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相关的俗语和诗句如下:
俗语:
五月五,雄黄烧酒过端午。
五月五,划龙船,过端午。
土俗清明供祀墓,诗家端午吊离骚。
吃菜豆仔茄,吃了会嬲跳。
最怕端午节水,不怕七月半鬼。
吃了端午筗,还有三更冻。
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
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划龙舟。
端午节,粽子香。要想强壮身体,多吃粽子足矣。
端午节,重阳日。要想越走越年轻,多参加活动不亏。
过了端午天,人人样样忙。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蛤蟆蝌蚪躲端午。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
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
端午(五)请菩萨,端六发乌贼。
诗句:
五月五日人人忙,端午佳节龙舟粮。
雄黄重带土,香囊暖藏香。看花心欲语,惹起孤鸟芳。
一声万里波,乘兴起龙舟。举杯饮绿草,送客过青楼。
将军百战身名裂,朝回都且试新衣。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绿叶荷花锦香囊,高擎翠燕趁微风。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鼓声初响震九天,儿女竞看赛舟前。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
五色新丝缠角粽,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垂綏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些俗语和诗句反映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体现了古代人们在这一天的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