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品德高尚的名人故事如下:
范仲淹心系天下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的爱国名臣,他一生关心国家和百姓的福祉。在听说有的地方修建官第豪宅、砍毁珍贵林木时,他极力谏言反对。在江淮出现旱灾蝗灾时,他又劝皇帝开仓赈灾。他抒发抱负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后世广为流传。
范式张劭交友,重诚信
东汉时期,范式和张劭是太学里的好友。学成离别时,两人约定两年后的中秋节在张劭家再见。两年后,范式果然从千里之外赶来,守约重诺,这个典故流传至今。
苏秦刺股
苏秦是战国时期的名臣,他为了督促自己读书,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和专注。最终,苏秦成功游说各国,成为著名的政治家。
韩信报恩
汉朝开国功臣韩信,小时候家里贫穷,常受嫂嫂的冷眼。后来他成为著名将领,被封为楚王。他始终记得曾经帮助过他的老婆婆,将她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侍奉。
晏殊诚实
北宋词人晏殊,十四岁时被举荐给皇帝。在考试中,他发现考题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便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他的诚实品质,赐给他“同进士出身”。
廉蔺交欢
蔺相如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他在“完璧归赵”和“渑池相会”两次外交斗争中捍卫了赵国的尊严。廉颇不服,但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处避让廉颇,最终廉颇感动自尽,两人和解,成为挚友。
孔融让梨
孔融是东汉时期的孔子二十世孙,他小时候吃梨时总是拿小的,把大的留给哥哥和弟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事应该懂得遵守公序良俗,懂得谦让。
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古代名人的高尚品德,也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