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牧民》: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左传·昭公元年》:
临患不忘国,忠也。
屈原《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礼记·儒行》: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曹植《白马篇》: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晏婴:
利于国者爱之,害与国者恶之。
孟子: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司马迁: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陆游: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国既不国,家何能存;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归凤求皇意,寥寥不复闻。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李白: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照汗青。
鲁迅:
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
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蔡元培:
爱国之心,实为一国之命脉。
王维: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李煜: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辛弃疾:
人情展转闲中看,客路崎岖倦后知;男儿七尺躯,后代。这就是我们的信念,这就是我们的忠诚。
华兹华斯:
人情展转闲中看,客路崎岖倦后知。
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陆游《金错刀行》:
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这些诗句和名言警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深厚感情和忠诚,体现了他们为国家和民族利益不惜牺牲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