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辛勤劳动的古诗如下:
《田上》—— 唐代 崔道融
原文: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翻译: 春雨充足,田地湿漉漉的泛着白光,农民披着蓑衣半夜开始耕作。人和牛的力气都用尽了,而东方的天色还远远没有亮。
《农家》—— 唐代 颜仁郁
原文: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翻译: 半夜里唤醒孩子们,趁着天刚亮就去耕田;瘦弱的老牛气力不足,艰难地拉着重犁在田里行走。外人不懂种田人的辛苦,以为田里的粮食是自然长出来的。
《乡村四月》—— 宋代 翁卷
原文: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翻译: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水的颜色和天光交相辉映;杜鹃在如烟如雾的蒙蒙细雨中啼叫。乡村的四月正是最忙的时候,刚刚结束养蚕采桑的事又要开始插秧了。
《观刈麦》—— 唐代 白居易
原文: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提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翻译: 田家很少有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女和姑姑们担着饭篮,孩子们提着水壶,一起送饭到田里。男人们都在南冈上努力锄草。脚下蒸着暑天的土气,背上晒着炎天的太阳。力气用尽了也不觉得热,只是珍惜这漫长的夏日。
《悯农》—— 唐代 李绅
原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翻译: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些古诗生动地描绘了农民在不同季节和时间段辛勤劳作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艰辛生活的同情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