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 《周礼》一书中。《周礼》是一部记载周朝典章制度的文献,虽然传统上认为它是由周公旦所著,但实际上可能是在两汉之间成书。在《周礼》中,提到了先秦时期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等活动。此外,《礼记》中也提到了“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
到了唐代,中秋节被正式认定为全国性节日。《唐书·太宗记》中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在唐代,中秋赏月的风俗在长安一带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并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等神话故事结合,使之充满浪漫色彩。
因此,可以确定中秋节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周礼》中,而中秋节的习俗和庆祝活动则早在春秋时代就已经存在。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