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文明礼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团结友善:
与同学、老师、家人等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友善待人。
明礼诚信:
讲究礼貌,使用文明用语,诚实守信。
参加升国旗仪式:
衣着整洁,脱帽肃立,行队礼或注目礼,唱国歌要严肃、准确、声音洪亮。
仪表端庄:
着装得体,统一着装穿校服,坐正立直,行走稳健,谈吐举止文明。
使用礼貌用语:
如“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
使用体态语言:
如微笑、鞠躬、握手、鼓掌、右行礼让、回答问题起立等。
尊敬老师:
见到老师面带微笑,轻声招呼,主动问好;上下课起立向老师行注目礼;课堂上发言先举手,回答问题要站直。
尊敬长辈:
家中吃饭请长辈先就座;离家或归家与家长打招呼;与长辈交谈用尊敬的口吻。
对待客人或外宾:
主动问候,微笑致意,起立欢迎,招手送别。
对待老、幼、妇、残和军人:
行走让路,乘车让座,购物让先,尊重残疾人。
递送或接受物品:
起立并用双手。
参加集会:
守纪律肃静;大会发言先向师长和听众致礼,发言结束道谢;观看演出、比赛适时适度鼓掌致意。
讲究个人卫生:
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衣服鞋袜要经常换洗,按时理发和沐浴。
日常穿着:
符合年龄,符合身份,拉链要拉好,红领巾要戴好,帽子要翻好。
行走之礼:
遵守交通规则,礼让他人,不翻越护栏,不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吃东西。
观赏之礼:
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不随意拍照摄像。
餐饮之礼:
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不剩饭剩菜。
言谈之礼:
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不打听他人隐私。
待人接物:
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学会原谅他人。
游览之礼:
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不破坏公物。
仪式之礼:
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参加仪式时着装整洁。
个人礼仪:
包括讲卫生、服装整洁、懂礼貌、会说文明用语、规范姿势、举止优雅等。
家庭礼仪:
包括家庭和睦、尊重长辈、情同手足有爱同辈等。
校园礼仪:
包括尊重师长、虚心学习、团结同学、面对国旗行礼肃立等。
公共礼仪:
包括遵守交规、轻声交谈、不扰他人等。
社交礼仪:
包括文明拜访、礼待客人、与人为善彬彬有礼等。
这些礼仪规范旨在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成为有礼貌、有道德、有文化的新时代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