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横批:缺一少十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这副对联没有横批,但同样巧妙地运用了数字的谐音。
山童采栗用箱承,劈栗扑簏;野老卖菱将担倒,倾菱空笼。
这副对联通过“栗”和“离”、“簏”和“笼”的谐音,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场景。
贾岛醉来非假倒;刘伶饮尽不留零。
这副对联利用“假”和“真”、“零”和“伶”的谐音,表达了诗人醉酒后的状态。
细羽家禽砖下死;粗毛野兽石先生。
这副对联通过“羽”和“雨”、“兽”和“鼠”的谐音,形成了一种幽默的效果。
塔内点灯层层孔明诸角亮;池中栽藕节节太白理长根。
这副对联通过“明”和“名”、“理”和“李”的谐音,描绘了一种宁静的场景。
檐下蜘蛛一腔丝意;庭前蚯蚓满腹泥心。
这副对联通过“丝”和“私”、“泥”和“尼”的谐音,表达了不同的情感。
狗啃河上(和尚)骨;水流东坡诗(尸)。
这副对联通过“和尚”和“河上”、“尸”和“诗”的谐音,形成了一种讽刺的效果。
士农工(宫)商角徴羽;寒热温凉(良)恭俭让。
这副对联通过“宫”和“恭”、“良”和“让”的谐音,表达了一种和谐的氛围。
东不管,西不管,酒管;兴也罢,衰也罢,喝罢。
这副对联通过“管”和“馆”、“罢”和“吧”的谐音,描绘了一个酒馆的热闹场景。
这些对联不仅巧妙地运用了数字的谐音,还通过不同的词语组合,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场景,体现了汉语的博大精深和趣味性。希望这些对联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