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是德国著名的思想家、作家和科学家,被公认为德国古典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位杰出人物。
早年生活
歌德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他的父亲是法学博士,曾任皇家参议,母亲是市长女儿,他们共同培养了他对文学和科学的兴趣。歌德从小接受家庭教师的教导,学习了历史、拉丁语和希腊语等课程。16岁时,他遵从父命到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但很快发现自己对写作充满热情,并开始尝试文学创作。
教育与早期职业生涯
1770年,歌德在斯特拉斯堡大学继续学业,结识了“狂飙突进”运动的领袖赫尔德,并在其影响下开始收集和学习民间歌谣,创作了许多名篇,如《欢会与离别》《五月之歌》《野玫瑰》等。1771年,歌德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后回到法兰克福,完成了历史剧《铁手骑士葛兹·封·伯利欣根》和书信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后者使他声名远扬。
政治生涯与文学成就
1775年,歌德应魏玛公爵的邀请前往魏玛公国,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政治生涯,担任枢密院议员等重要职务。在此期间,他积极参与公国的政治改革,但并未停止文学创作和自然科学研究,完成了《塔乌里斯的伊菲格纳》《埃格蒙特》等作品,并开始创作《浮士德》的部分章节。
1786年,歌德前往意大利,专注于自然科学研究、绘画和文学创作。1788年回到魏玛后,他除担任魏玛艺术和科学总监等职外,把主要精力放在文学创作和自然科学研究上,并与席勒结识,开始了合作的十年,期间他的思想和创作有了新的飞跃,完成了《浮士德》等代表作。
晚年
歌德晚年,欧洲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促使他突破德国的局限,关注欧洲和世界的变化。他的创作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顶峰,完成了《威廉·迈斯特》等作品。1832年3月22日,歌德病逝。
主要作品
歌德的主要作品包括:
诗歌:如《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普罗米修斯》等。
戏剧:如《葛兹·冯·伯利欣根》、《铁手骑士葛兹·封·伯利欣根》等。
散文:如《赠辞》、《掘宝者》、《神和舞妓》等。
影响与荣誉
歌德的作品对德国和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名著中的名著”,与《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齐名。他被恩格斯推崇为文艺领域里“真正的奥林匹亚神山上的宙斯”。歌德还获得了荣誉军团勋章等多项荣誉。
歌德的一生跨越了两个世纪,见证了欧洲社会的动荡与变革。他的创作和思想不仅丰富了德国文学,也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