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昭公七年》:
“夫物物有其官,官修其方,朝夕思之。一日失职,则死及之。” 杜预 注:“失职有罪。”
《诗·召南·采蘩序》:
“夫人可以奉祭祀,则不失职矣。” 毛传:“不失职者,夙夜在公也。”
《老学庵笔记》卷四:
“曾子开封 曲阜 县子, 谢任伯 封 阳夏 县伯。 曲阜 ,今 仙源县 ; 阳夏 ,今 城父县 ,方疏封时,已无二县矣。司封殆失职也。”
《题长安壁主人》:
“朋友何须交结多,金钱不多交不深。” ——唐代:张谓
《酌酒与裴迪》: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早达笑弹冠。” ——唐代:王维
《木兰花》: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清代:纳兰容若
《白头吟》: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汉 卓文君
《北山》:
“王事靡盬,忧我父母。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辗转不可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旧五代史·张瓘传》:
“汝车渡村百姓刘开道下贼惯作非为,今须改行,若故态不除,死无日矣。”
《镜花缘》第十二回:
“敷衍塞责:敷衍:马虎,不认真,表面上应付;塞责:搪塞责任。指工作不认真负责,表面应付了事。”
《镜花缘》第十二回:
“互相推托:彼此之间互相推托,谁也不愿承担责任。”
《镜花缘》第十二回:
“互相推诿:诿:也作“委”,推辞;”
《论语·宪问》:
“贤良者不忘其妻,可以称爱国。”
这些句子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和态度,包括失职、推卸责任、不关心家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