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自古以来就有众多文人墨客借诗词抒发对这个节日的感悟和情怀。以下是一些与中秋节相关的诗句、典故和成语:
诗句
吴刚折桂:
相传吴刚因犯错被贬至月宫,每日砍伐桂树,却始终无法将其砍断,桂树每次被砍后都会立即愈合。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李白《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典故
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相传中秋节吃月饼始于元代,当时中原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月饼成为起义的联络工具。
成语
花好月圆:
形容美好圆满的生活场景,常用于中秋节的祝福语。
千里共婵娟:
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形容虽然相隔千里,但能共同欣赏美丽的月光,常用于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月圆人团圆:
中秋节有家人团圆的习俗,此成语表达了人们对团圆的美好愿望。
这些诗句、典故和成语不仅丰富了中秋节的文化内涵,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文人情感世界的窗口。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