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说说大全-经典句子大全-灵儿心情网

经典说说大全-经典句子大全-灵儿心情网

道德修养的本质和特征是什么?

59

道德修养的本质和特征如下:

自我规范和自我改造

道德修养的实质是一种人性向善的自我规范和自我改造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曲折和反复,甚至需要忍受精神和肉体的痛苦和磨难。人的成熟和完善正是在与自我的搏斗过程中实现的。

解决主要矛盾

道德修养要解决两个主要矛盾:

社会道德体系及其道德要求与个人的道德选择能力、道德践行能力之间的矛盾。

自身受消极道德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低下的道德品质与先进的道德品质之间的矛盾。

道德修养通过提高对社会道德体系及其要求的认识,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选择能力和道德践行能力,不断地解剖自己、反省自己,不断地更新自我、超越自我和完善自我来解决这两个矛盾。

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解剖

道德修养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解剖的活动。通过对自己内心世界及其行为的反省、检查,吐故纳新,培养新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

内在道德需要

道德修养的内驱力来源于个人内在的道德需要。道德修养主体所展开的自我批评和自我斗争,是由自我内在道德需要所启动的自主、自为、自觉、自愿的行为,而不是迫于某种外在的压力。

自觉性和能动性

道德修养需要个人有高度的自觉性,通过自我审度、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活动,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来进行道德修养。

社会性和历史性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并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善恶、好坏等行为,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调节功能

道德的直接作用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自我的伦理关系,实现“外得于人,内得于己”。

综上所述,道德修养的本质在于通过自我规范和自我改造,提升个人的道德品质,解决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身之间的矛盾。其特征包括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解剖,内在道德需求的驱动,高度的自觉性,以及社会性和历史性。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道德修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