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关于“读书”的名言丰富而深刻,以下是一些著名的观点: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为学乃能变化气质耳。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渐渐向里寻那精英处。
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节食以去病,节欲以延年。
虚心顺理,学者当守此四字。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匆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益也。
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好读书,不好读书; 好读书,不好读书。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
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示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
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
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
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
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些名言不仅反映了朱熹对读书方法的深刻见解,也体现了他对学习态度和人生哲学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