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结义:
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中结为兄弟,发誓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他们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体现了兄弟间的深厚情谊和仁义精神。
孔子教子学礼:
孔子教育儿子孔鲤要学《诗经》和《礼记》,认为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这体现了孔子对礼的重视,认为它是人立足于社会的基本要求。
满而不覆:
孔子在庙堂看到一种倾斜易覆的器皿,认为这是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他感叹一切事物哪有满而不覆的道理,并教导弟子要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晏婴交友:
晏婴的车夫回家后,其妻要求离婚,因为车夫得意忘形。晏婴知道后,努力培养车夫,最终使其成为大夫。孔子佩服晏婴的交友之道,认为他交情越久,越恭敬有礼,别人也越尊重他。
仁者爱人:
孔子主张仁政德治,强调仁者爱人。他带领弟子从鲁国回到齐国,见到一位老妇人在新坟上哭诉儿子和丈夫被老虎咬死。孔子同情老妇人,并询问她为何不搬离这个地方。老妇人解释说,这里没有苛捐杂税,老百姓还能勉强生活。孔子通过这个故事体现了他的仁爱之心。
子路救起溺水者:
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这个故事体现了孔子的智慧和仁爱。
这些故事充分展示了孔子的仁义礼智信,体现了他作为儒家思想创始人的高尚品德和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