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草春已碧”出自唐代诗人 李德裕的《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花药栏》。全诗如下:
```
蕙草春已碧,兰花秋更红。
四时发英艳,三径满芳丛。
秀色濯清露,鲜辉摇惠风。
王孙未知返,幽赏竟谁同。
```
这首诗描绘了春末夏初的景色,特别关注了蕙草和兰花的生长状态。首句“蕙草春已碧”表明蕙草在春天即将结束时依然保持着碧绿的生机,而兰花则在秋天会更加红艳。第二句“兰花秋更红”则进一步以兰花为例,说明其在秋季时的艳丽。
中间两句“四时发英艳,三径满芳丛”描绘了蕙草和兰花在不同季节中的美丽景象,无论是春夏秋冬,它们都散发着英艳的光彩,充满芬芳的花丛。第五句“秀色濯清露”和第六句“鲜辉摇惠风”则通过清露和惠风来衬托蕙草和兰花的娇艳和生机。
最后两句“王孙未知返,幽赏竟谁同”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知音难寻的无奈。诗人感叹那些贵族子弟(王孙)未能及时归来,自己独自欣赏这幽美的景色,却无人共享这份宁静和美丽。
整首诗通过对蕙草和兰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和美丽的自然世界。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