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哲理名人名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和人生哲理。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国学哲理名人名言:
孔子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孟子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下》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志以道宁,言以道接。——《尚书》
老子(道家经典《道德经》):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无为而治。
庄子(道家经典《庄子》):
逍遥游,无所畏。
荀子(儒家经典《荀子》):
学不可以已。
韩非子(法家经典《韩非子》):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墨子(墨家经典《墨子》):
兼爱非攻。
司马迁(史学家,《史记》):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王安石(政治家、文学家):
经一失,长一智。
文天祥(文学家、抗元名臣):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些名言不仅反映了国学经典的深邃智慧,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人生指导。通过学习和领悟这些名言,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做人做事的原则,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智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