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中动宾短语和中补短语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结构和功能上:
动宾短语
结构:由动语和宾语两个成分组成,动语在前,宾语在后。动语表示动作或行为,宾语表示动作或行为所涉及或支配的人或事物。
功能:动宾短语中的动语和宾语之间存在支配或关涉关系,这种关系通过语序来表示,而不需要虚词。
例子:
爱祖国(动名)
喜欢大家(动代)
做早操(动名)
吃两个(动数量)
是学生(动名)
害怕拥挤(动形)
给你一个苹果(动代、名短——双宾)
中补短语
结构:由中心语和补语两个成分组成,中心语在前,补语在后。中心语表示动作、行为或性状,补语附加在中心语的后头,补充说明中心语。
功能:中补短语中的补语是对中心语进行补充说明,两者是补充和被补充的关系。有的补语之前有“得”。
例子:
看得远(动补)
看得清(动补)
看得认真(动补)
看得累(动补)
骑在一匹马的光背上(动补短语,其中“在”是介词,构成介宾短语作补语)
区别总结:
结构:动宾短语是动词+宾语,中补短语是中心语+补语。
功能:动宾短语表示动作和行为的对象,中补短语表示动作或性状的程度或结果。
语序:动宾短语中动语在前,宾语在后;中补短语中中心语在前,补语在后。
虚词:动宾短语一般不需要虚词来表示关系,中补短语中补语前通常有“得”。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动宾短语和中补短语在现代汉语中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