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幻》
有起皆因滅,無睽不暂同。
從歡終作惑,轉苦又成空。
次第花生眼,須臾燭過風。
更無尋覓處,鳥跡印空中。
讀禪經須知諸相皆非相,若住無餘卻有餘。
言下忘言一時了,夢中說夢兩重虚。
空花哪得兼求果,陽焰如何更覓魚。
攝動是禪禪是動,不禪不動即如如。
《問道鳥窠禪師特入空門問苦空,敢將禪事問禪翁》
為當夢是浮生事,為復浮生是夢中。
《淡定从容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在梦中。
《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领悟生活的真》
以退为进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自在洒脱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
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
《缘聚缘散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
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苦热题恒寂师禅室》
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
可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
《销暑》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池畔逐凉》
风清泉冷竹修修,三伏炎天凉似秋。
黄犬引迎骑马客,青衣扶下钓鱼舟。
衰容自觉宜闲坐,蹇步谁能更远游。
料得此身终老处,只应林下与滩头。
这些诗歌体现了白居易对禅宗哲理的深刻理解和感悟,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出禅宗的宁静、淡泊和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