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母语的屋檐下》是一篇现代文阅读材料,主要探讨了母语在个人成长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以下是对该文本的摘抄及分析:
母语的重要性
“他可以走向天高地阔,但母语是他的出发点,是他不断向前伸延的生命坐标轴线上,那一处不变的原点。” 这句话强调了母语在个人生命中的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出发地,也是不断前进的生命坐标轴上的固定点。
母语的失落
“当刚如铁画、媚如银钩、容与风度的书法失去了仰慕的目光,当思如泉、语如珠的一场会晤仅剩‘好啊’‘美啊’的空洞感叹,当口齿生涩的母语被一口纯正的英腔取代,我看到了母语旗帜在现实中的落寂与无奈。” 这段话描绘了母语在现代社会中的失落,失去了往日的魅力和影响力。
母语与情感
“只有母语,才能让我们做到这一点。英文里关于母语的说法‘mothertongue’,直译为‘妈妈的舌头’,最能准确地贴近本质。从妈妈舌头上发出的声音,是生命降临时听到的最初的声音,浸润着爱的声音。” 这里通过“mothertongue”这个词汇,进一步强调了母语与情感和生命起源的紧密联系。
母语与文化的传承
“文化有着自己的基因,被封存在作为载体和符号的特有的语言中,仿佛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阿里巴巴的山洞里,藏着稀世的珍宝。” 这句话说明了语言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母语作为文化的基因,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母语与个人经历
“在一种语言中浸润得深入长久,才有资格进入它的内部,感知它的种种微妙和玄奥,那些羽毛上的光色一样的波动,青瓷上的油彩一般的韵味。” 这段话表达了只有长期沉浸在母语中,才能真正理解和感知其微妙和玄奥之处,这种体验是其他语言无法替代的。
母语与乡愁
“少年时代的伙伴自大洋彼岸归来探亲,多年未见,把盏竟夜长谈,我们聊到故乡种种情形,特别谈到了家乡方言,兴之所至,后来俩人干脆用家乡话谈起来。本来以为这么多年不使用,很多方言都已忘记,不料却在此时鲜明地复活了,恍惚中,甚至忆起了听到这些话时的具体情景,眼前浮现出了说话人的模样。” 这段话通过描述朋友重逢时使用家乡话的情景,展现了母语在唤起乡愁和回忆中的重要作用。
分析:
这篇文章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情感表达,深入探讨了母语在个人成长、文化传承和情感寄托中的核心地位。作者通过对母语失落、情感联系和文化传承的描绘,强调了母语作为“妈妈的舌头”,在生命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同时,文章也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如朋友重逢时使用家乡话,展示了母语在唤起深层记忆和情感中的强大力量。
建议:
阅读时应深入体会作者通过母语所表达的情感和文化内涵,理解母语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反思母语对个人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母语。
鼓励多读母语文学作品,通过阅读和交流,增强对母语的感知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