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炮的命名通常遵循以下原则和常见方式,结合了历史背景、功能特征及文化元素:
一、功能特征命名
型号标识
多数舰炮以型号全称或缩写命名,例如:
138.6mm单装炮Mle1929被称为“凯旋炮”(凯旋级驱逐舰命名来源)或“金面包”(因炮管造型类似面包);
127mm高平两用炮MK12简称“金高平”,反映其高射+平射功能。
性能参数
部分名称包含关键性能指标,如:
95式步枪L/QBZ-95中的“95”代表型号年份。
二、舰载环境关联
舰船命名延伸
常以搭载舰船命名,例如:
138.6mm炮随空想级驱逐舰命名为“凯旋炮”,因该舰是游戏中的首发舰娘。
任务特性命名
根据主要任务或作战场景取名,如:
76mm火炮T3因射速极快,成为前线主力炮弹的代称。
三、文化与趣味性命名
拟人化昵称
通过拟人化手法创造趣味性名称,例如:
双联100mm炮被称为“秋月炮”,源自其所属的重樱秋月级驱逐舰。
谐音梗与双关
例如:
105mm炮被称为“海神炮”,谐音“海神波塞冬”,兼具文化内涵与趣味性。
四、国际惯例与标准化
分类编码体系
采用类似“L/QBZ-95”(陆军/枪械步枪自动-95式)的标准化格式,包含装备类别、特征及序号。
文化差异处理
不同国家舰炮常结合本土文化命名,例如:
美国海军炮舰多以“XCV”(Xavier-class)等型号标识,强调技术代数。
总结
舰炮命名需平衡技术描述与文化表达,既要有助于识别装备属性,又能体现舰载环境特征。实际命名中常采用型号+功能+舰船或文化元素的组合方式,例如“凯旋炮”“金高平”等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