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而不信:
意思是说话不算数,不讲信用。
故事:春秋时,齐襄公派大将连称和管至父去守卫葵丘。齐襄公承诺明年吃瓜时派人替换他们,但后来却忘了这个约定。管至父送回一瓜,并要求按时替换,齐襄公却回答说再等一次瓜熟。后来,连称和管至父参加叛乱,杀死齐襄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应当讲信用,既然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兑现承诺。
无征不信:
意思是没有证据的话或事不可信。
出处:《论语·学而》中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谓予不信:
意思是如果以为我的话不真实。
出处:《史记·刺客列传》中荆轲说:“今闻荆轲刺秦王,诸将皆喜,而信曰:‘吾不知也。’”
美言不信:
意思是词藻华美的言辞、文章,内容往往不真实。
出处:《老子》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半信不信:
意思是不完全相信。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李斯说:“臣闻之,疑者所笑,明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
这些成语都包含了“不信”的概念,并通过不同的故事和典故表达了讲信用的重要性。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