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判断依据
产品类别标注 真酸奶需在产品名称中明确标注“发酵乳”“酸奶”“酸牛乳”“酸酪乳”等字样。
若名称为“风味发酵乳”“乳酸菌饮料”“酸酸乳”等,则可能属于添加了果蔬、谷物或调味剂的发酵乳,不属于纯酸奶。
配料表顺序
配方表中生牛乳或奶粉应排在第一位,若第一位是水、糖、香精等,则多为乳酸菌饮料或乳饮料。
正宗酸奶的配料表通常较短,仅含生牛乳、乳酸菌(如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及发酵工艺说明。
二、辅助判断标准
蛋白质含量
原味酸奶需≥2.5g/100g,风味酸奶≥2.3g/100g。
低于此标准的酸奶可能添加了较多糖分或水分,营养价值较低。
乳含量标识
优质酸奶标注“乳含量≥85%”,若低于此数值则可能添加了大量其他成分(如水、糖)。
包装说明
低温酸奶(保质期≤30天)通常含有活性乳酸菌,而常温酸奶可能已灭菌且含糖量较高。
三、常见误区提示
避免混淆名称: 部分产品可能使用“天然酸奶”“有机酸奶”等模糊表述,需结合类别和配料表判断。 警惕添加剂
通过以上方法,可有效辨别酸奶的真伪,选择符合营养需求的乳制品。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