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的故事》的导入部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设计,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并引导他们思考名字的奥秘:
一、情境导入法
自我介绍与互动 老师先自我介绍姓名,例如:“大家好,我叫[老师姓名],我的姓是[姓氏],名字的由来有一个小故事。” 然后邀请幼儿依次介绍自己的名字,并引导他们用“我的名字在第几行、第几个,我叫XXX”这样的句式表达。
姓氏认知游戏
开火车游戏: 幼儿按顺序报出自己的姓氏,同姓的幼儿握手,感受同宗同源的亲情。 姓氏接龙
二、问题引导法
名字组成探索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名字有几个字吗?第一个字是什么?能不能把名字改掉呢?” 通过幼儿的回答引出姓氏与名字的构成关系。
名字含义讨论
让幼儿猜测常见姓氏(如孔、王、李),并分享自己名字的寓意。例如:“孔”是孔子的姓,寓意孔融让梨的谦让品质。
三、文化渗透法
姓氏传承
讲述姓氏的传承方式(父系或母系),并展示家族姓氏树,帮助幼儿理解姓氏背后的文化内涵。
名字与历史人物
以钱钟书为例,介绍其名字与文学成就的关联,激发幼儿对名字文化背景的兴趣。
四、趣味活动法
找名字卡片
将幼儿姓名卡片贴在大黑板,幼儿分组寻找并读出自己的名字,增强参与感。
名字纠错游戏
模拟真实场景:一名幼儿误读他人名字(如“梓硕”读作“辛硕”),其他幼儿及时纠正,引出名字的独特性。
注意事项
尊重个体差异: 部分幼儿可能不愿分享名字故事,需耐心引导,避免强制询问。 文化敏感性
通过以上方法,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帮助幼儿建立对姓名文化的初步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