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法作品落款格式,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基本格式构成
核心要素 落款需包含以下内容:
创作时间
:年、月、日(可标注农历或公历)
创作地点:城市或省份名称
作者姓名:可署全名或艺名
可选附加信息 作品名称:
若适用可标注
赠送对象:如“敬呈”
创作缘由:简短说明创作背景
二、格式规范
字体与排版 避免使用与正文相同字体(如楷书配隶书)
采用竖排或横排,单行落款时上款在上半部,下款在下半部
长款可包含正文出处、时间、名号及作者感想,短款仅包含基本信息
位置要求
左下侧为常见位置
若分两行,上款居前,下款居后
高度需低于正文,保持参差感(上紧下松)
署名规范
作者姓名后常加谦词:
长者/专家:书奉、奉书、敬书、恭录
普通作品:可省略谦词
若有赠送对象,需在姓名后单独标注
三、格式示例
长款示例
王羲之《兰亭序》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
浙江绍兴
书奉
双款示例:
杜甫《春望》
唐代
赠李龟年
敬录
四、注意事项
省略规则:
时间和地点可省略,但姓名不可省略
协调性:
字体风格需与正文统一
空白处理:
上下款需空出位置,避免与正文齐平
通过以上规范,可确保落款既美观又具备信息完整性。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