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摘抄:
>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评价:
这句话概括了《三国演义》的主题,即历史的发展总是处于分裂与统一之间,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循环往复的观察。
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
摘抄:
>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
评价: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功成名就后应保持谦逊和反思的态度,具有深刻的哲理。
第三回:董卓专权
摘抄:
> 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
评价:
这句话揭示了曹操的权谋和诈术,展示了他在乱世中生存和崛起的手段。
第四回: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摘抄:
> 举杯畅饮情何放,拔剑捐生悔已迟。
评价:
这句话告诫人们做事要有远见,不能因一时冲动而后悔莫及。
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摘抄:
>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评价:
这句话反映了曹操的野心和权术,展示了他在政治斗争中的果断和冷酷。
第六回:斩颜良诛文丑
摘抄:
> 云纵马过桥,行二十余里,见玄德与众人憩于树下。云下马伏地而泣。玄德亦泣。云喘息而言曰:“赵云之罪,万死犹轻!糜夫人身带轻伤,不愿上马,投井而死,云只得推土墙掩之。怀抱公子,身突重围;赖主公洪福,幸而得脱。适来公子尚在怀中啼哭,此一会不见动静,多是不能保也。”遂解视之,原来阿斗正睡着未醒。云喜曰:“幸得公子无恙!”双手递与玄德。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
评价:
这段描写展现了赵云的忠诚和勇敢,以及刘备对部下的宽容和信任。
第七回:袁绍谋刺董卓
摘抄:
> 好谋无断,不足为虑。
评价:
这句话警示后人要有勇有谋,当机立断,否则将错失良机。
第八回:王允巧使连环计
摘抄: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评价:
这句话以诗的形式总结了三国时期的历史变迁,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无情的感慨。
第九回:刘玄德斩黄巾余党
摘抄:
> 斩草除根,以防后患。
评价:
这句话体现了刘备的果断和远见,强调了消除隐患的重要性。
第十回:曹操兵败濮阳
摘抄:
> 兵贵神速,不可拖延。
评价:
这句话强调了战争中速度和时机的关键作用,展示了曹操的军事才能。
这些摘抄和评价不仅展示了《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还反映了作者罗贯中的历史观和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