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中的严贡生是一个具有多重性格和行为的复杂人物。以下是一些关键句子的赏析:
“小弟只是一个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
这句话是严贡生在范进和张静斋面前自我吹嘘的言辞,表面上看起来他自称率真,不占人便宜。然而,通过下文小厮揭露他早上关的猪被讨债的情节,可以看出他实际上是一个狡诈无赖的人,这种行为与他所说的“率真”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言行不一揭示了严贡生的虚伪和自私。
“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在嘴里”
这句话描绘了汤知县在范进居丧期间请他吃饭的情景。范进在居丧期间表现出极端的节俭,甚至连银镶杯箸都不肯用,但最终却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吃。这一细节揭示了范进在表面上的尽礼和内心的贪婪,体现了他“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的性格特点。
“我们科场是朝廷大典,就是不顾私亲,也还觉得与心无愧。”
这句话是严贡生在弟弟严监生临终前,面对弟弟的死亡,他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关心和悲伤,反而强调科举的重要性,认为即使不顾私亲,参加科举也是理所当然的。这种对科举的执着和对亲情的冷漠,进一步暴露了严贡生的自私和虚伪。
“取出一方云片糕来吃,剩下几片,‘阁在后鹅板上,半日也不来查点’,而当掌舵驾手‘左手扶舵,右手拈来,一片片的送到嘴里了’,严贡生先是‘只作不看见’,直到‘船拢了马头’,他便‘转身走进舱来,眼张失落的,四周看了一遭’,还明知故问地询问四斗子:‘我的药往那里去了?’”
这段描写通过严贡生对云片糕和药片的自私行为,生动地揭示了他的吝啬和虚伪。他不仅对亲人冷漠,甚至对陌生人也毫不客气,这种自私自利的行为使他的人格显得极为卑劣。
综上所述,严贡生是一个极端的自私自利、虚伪狡诈的人。他虽然在表面上装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但实际上却是一个不择手段地追求个人利益的恶棍。通过这些生动的细节描写,吴敬梓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令人痛恨的科举制度下的丑恶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