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形容友谊深的成语典故有以下几个:
管鲍之交:
管仲与鲍叔牙的深厚友谊,形容彼此相互了解、信任、交情深厚。典故出自《列子•力命》:“管仲病,桓公问曰:‘群臣谁可相也?’鲍叔牙对曰:‘知子莫如孤,知管莫如孤。’”
杵臼之交:
公沙穆与吴佑不计身份地位悬殊,以诚相待,互相信任,友谊深厚。典故出自《后汉书•公沙穆传》:“子墨,以友故,赐谷千斛。”
高山流水:
俞伯牙与钟子期之间深厚的知己和知音关系,形容彼此的音乐造诣相知、情感相投。典故出自《列子•汤问》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刎颈之交:
廉颇与蔺相如,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为:“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友谊深厚,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胶漆之交:
陈重与雷义,东汉年间豫章郡两位品德高尚、舍己为人的君子,两人志趣相投、亲密无间,后把这种朋友间深厚不移的友情称为“胶漆之交”。典故出自《后汉书·独行列传》
知音之交:
伯牙子期,此成语出自《列子·汤问》,讲述了俞伯牙遇到能懂得自己音乐的知音钟子期,俩人约定来年中秋与此相见处见面,但是第二年钟子期不幸染病去世,俞伯牙知道后,伤心欲绝并为钟子期弹了一曲《高山流水》,此后破琴绝弦,再也不弹琴
莫逆之交:
形容朋友之间心意相通,无所违逆于心。这个成语没有具体的典故出处,但常与“管鲍之交”、“刎颈之交”等一起提及,表示深厚的友谊
舍命之交:
形容朋友之间情谊深厚,可以同生死、共患难。这个成语也没有具体的典故出处,但常与“刎颈之交”等一起提及,表示深厚的友谊
管宁割席:
管宁与华歆同窗共学,两人一起在菜园种菜,见地上有片金子,管宁只把它看作砖瓦,而华歆把它捡起来,看了一阵才扔掉。又有一次,两人读书时,有官员乘马车经过门前,管宁照旧读书,华歆却放下书本,出门观看。管宁因此就把坐席割开,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忘年之交:
形容朋友之间不计较年龄差异,情谊深厚。这个成语也没有具体的典故出处,但常与“管鲍之交”、“刎颈之交”等一起提及,表示深厚的友谊
这些成语典故都体现了古代人们对友谊的珍视和赞美,通过不同的故事展现了朋友之间相互理解、信任、支持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