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号在句子中的使用主要遵循以下规则:
分隔并列词语
用于分隔句中并列的词语,这些词语通常是单字、词语或短句。顿号表示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且停顿较逗号短。例如:“桃树、杏树、梨树”。
当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时,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要用顿号。例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
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之间
用于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之间,例如:“他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辩解着”。
某些序次语之后
用于某些序次语(不带括号的汉字数字或“天干地支”类序次语)之后,例如:“一、二、三”。
并列作谓语、作补语
并列词语作谓语或补语时,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例如:“他喜欢读书、写字、画画”。
并列成分做状语
并列成分作状语,且并列成分是介宾短语时,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例如:“他在家里忙活了一个晚上,看书、写作业、整理房间”。
标题中的并列词语
标题中有并列词语时,中间一般不用顿号,可在并列词语之间空一格。
概数之间
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数通常不用顿号。若相邻两数字连用为缩略形式,宜用顿号。例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二、三产业的基础”。
特殊用法
不定数的两个数字中间不用顿号,而相邻的两个数字中间要用顿号。例如:“一、二、三”。
并列词语之间带有语气助词时,用逗号而不用顿号。例如:“他喜欢读书,写字,画画”。
总结:
顿号主要用于分隔句中并列的词语或短语,表示它们之间的结构关系。在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之间、某些序次语之后以及并列作谓语、作补语等情况下也使用顿号。在使用顿号时,应注意避免在并列词语中有连词时重复使用顿号,以及在概数中间错误使用顿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