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应是指文章中各部分之间在内容、意义或结构上的相互呼应和联系。以下是一些照应的句子示例:
前后照应
开头:“在这个小镇,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温馨和安宁。”
结尾:“离开这个小镇的那天,我带着满满的回忆和感激,心中充满了对这里的深深眷恋。”
首尾照应
《再别康桥》的开头:“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结尾:“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人物照应
前文:“小红总是乐于助人,无论是帮助邻居修理花园,还是帮助同学解决难题。”
后文:“当她的邻居因为生病无法照顾花园时,小红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援手。”
时间照应
《十六年前的回忆》中:“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
后文:“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16年了。”
设问照应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1自然段:“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最后一句:“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物件照应
《十六年前的回忆》中提到:“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
后文:“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心理照应
《粜米》中:“大清早摇船出来,到了埠头,气也不透一口,就来到柜台前面占卜他们的命运。”
第10自然段:“刚才出力摇船犹如赛龙船似的那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
这些照应的句子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内容更加连贯,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希望这些示例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