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关雎》、《蒹葭》和《桃夭》三首诗都运用了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关雎》
赋:诗中通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描写,平铺直叙地引出了君子对淑女的追求,这是一种典型的赋的手法。
比:通过雎鸠鸟雌雄匹配联想到君子淑女必成佳偶,通过听到雎鸠鸟的歌唱而春心荡漾,这些都是比的手法,通过物象来比喻人的情感和愿望。
兴:诗的开头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起兴,引出后面的内容,使全诗产生了意味深长、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
《蒹葭》
赋:诗中通过描绘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平铺直叙地渲染了季节与时间,烘托了人物怅惘的心情,这是一种赋的手法。
比:诗中通过蒹葭和白露的物象,比喻了人物的内心情感,这是一种比的手法。
兴:诗每章的头两句都以秋景起兴,引出正文,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
《桃夭》
赋:诗中通过“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描写,平铺直叙地描绘了姑娘嫁过门后的美满家庭,这是一种赋的手法。
比:诗中通过桃花的艳丽来比喻姑娘的美丽,这是一种比的手法。
兴:诗的开头写景,后面写事情,通过景色和事情的描写,隐喻了姑娘嫁过门后的美满家庭,这是一种兴的手法。
综上所述,《关雎》、《蒹葭》和《桃夭》三首诗都运用了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通过不同的物象和描写手法,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愿望,使诗歌具有了丰富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