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式杂糅是指在同一句话中混合使用了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句式结构,导致句子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确。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句式杂糅的例子及其修改方法:
当……下与 在……下的混用
原句:“当人体免疫力大幅受损的情况下,‘超级真菌’会乘虚而入,使病情雪上加霜,加速病人死亡。”
修改:“当人体免疫力大幅受损时,‘超级真菌’会乘虚而入,使病情雪上加霜,加速病人死亡。”
旨在……为目的与 以……为目的的混用
原句:“‘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旨在提高学生们的审美素养为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优化育人环境。”
修改:“‘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旨在提高学生们的审美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优化育人环境。”
如果……时与 当……时的混用
原句:“闪闪发光的银块,如果加工成极其细小、只有十分之几微米的银粉时,会变成黑色的,这是为什么呢?”
修改:“闪闪发光的银块,如果加工成极其细小的银粉,会变成黑色的,这是为什么呢?”
向……过渡与 经历……的过程的混用
原句:“亚马孙森林正在经历向生物物理紊乱状态过渡,农业生产的扩大和气候变化是造成亚马孙森林生态紊乱的主要原因。”
修改:“亚马孙森林正在向生物物理紊乱状态过渡,农业生产的扩大和气候变化是造成亚马孙森林生态紊乱的主要原因。”
曾被……束缚下与 在……束缚下的混用
原句:“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
修改:“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束缚的人们也觉悟起来。”
……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与 ……壮举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的混用
原句:“这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
修改:“这慷慨悲歌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
被……反包围与 歼灭了无数匪军的混用
原句:“因此,当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歼灭了无数匪军。”
修改:“因此,当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歼灭了一大部分匪军。”
……是由于……造成的与 ……是……的结果的混用
原句:“全球变暖的直接诱因是温室气体排放量居高不下造成的。”
修改:“全球变暖的直接诱因是温室气体排放量居高不下。”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句式杂糅的主要问题在于在同一句话中混合使用了多种句式结构,导致句子结构不清晰,语意不明确。修改方法通常是选择其中一种句式结构,并去掉另一种结构,使句子更加简洁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