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脚印》这篇文章中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来阐述岩石如何记录时间。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
列数字
“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
“一只蚜虫在五代之内能生出近60亿个子孙,细菌的繁殖力更强,一个细菌有时一天一夜就能变成380多万亿个,在1克土壤中就有1000多万个。”
“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举例子
“在特殊的情况下,某些生物的尸体竟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如北极冻土带中的长毛象、琥珀中的昆虫。”
“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除了细菌,地球上还有其他多种微小的生物,如藻类生物、原生生物等,惊人的繁殖力使它们的数量像天文数字那样庞大,有些藻类在条件适宜的时候,一天之中能繁殖几万亿个。”
作比较
“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在生物中,现今个体最大的动物是蓝鲸,它的舌头就比两头牛还重。”
打比方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这些说明方法的使用,使得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岩石记录时间的原理和意义。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