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游时,描写动作的好段可以让人感受到场景的生动和人物的活力。以下是一些描写动作的好段:
眺望, 驻足, 擦汗, 呐喊
这里的风景美不胜收, 真让人流连忘返。
在离沙坑十几步远的地方停了下来。他凝视着前面高高的横竿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而后迈出坚定有力的步子。
又是竖蜻蜓, 又是取水仗, 排山倒海, 我像小泥鳅似的, 在水里追来追去, 又喊又叫, 真有说不出的舒适。
我拿起面皮, 用筷子夹起馅, 小心地放在面皮上, 两手使劲一捏。
只觉得粘乎乎的, 仔细一看,“哎呀!”我不禁喊出声来——原来是我用力过猛, 挤破了面皮儿, 馅冒出来了。我赶紧“急救”, 又从另一边冒出来了。我急忙又用另一块面皮儿裹住那一边, 才算堵住了“漏洞”。我终于用三块面皮包了一个饺子。
萧长贵一听强盗二字, 更吓得魂不附体, 马上想穿裤子逃命。
他发现塘边的狗尾草上, 正停着一只红色的蜻蜓。只见弟弟瞪着眼, 猫着腰,身子向前倾斜着, 极慢极慢地向前移动着脚步, 突然他把手一伸, 两个手指一掐就把蜻蜓捉住了。蜻蜓拼命挣扎着, 弟弟乐得又蹦又跳。他用一根细线扎住蜻蜓的长尾巴, 一手掐住细线的另一端, 放开蜻蜓, 蜻蜓就飞起来了。他跟着蜻蜓飞跑, 口里还大声嚷道:“我坐飞机了, 我坐飞机了。”
那是由两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表演的转伞杂技。节目开始了, 只见一个小女子蹲下射, 另一个女孩稳稳地踩在肩上。
就这样, 一支、两支……伞在她们的手里又一次转了起来, 旋转的小伞就像一支支翩翩起舞的彩蝶, 两个纤细的身躯轻盈地移动变换着各种姿势恰似优柔的柳枝, 蝶绕枝飞, 是那样的和谐, 完美。
那个运动员, 在沙坑前做着准备活动, 弯弯腰, 踢踢腿, 做两个开蹲。
“下一位”, 裁判叫道。那位运动员走到起跑线上, 左脚在前, 右脚在后, 形成“弓”字步, 双手托地。眼睛睁得大大的, 像一只猎豺找到了猎物, 准备进攻。“砰”的一声, 运动员似箭般冲了出去, 刚开始是慢慢地, 稳重的慢跑。到了中间那条红白相间的线, 他的后面似乎有人在推, 开始加速, 脸上的笑容也不见了, 换成一副严肃的表情。到了最后一条红白相间的线, 用尽全力, 脚上像了动翅膀, 飞奔踏板。在左脚踏上踏板的时候, 时间似乎凝住了,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 只见他用力在踏板上一蹬, 随即便蹦高半米, 在空中划过一个漂亮的圆弧, 坠入沙坑, 双腿弯曲整个人蹲在那里, 双手握拳在腰旁。
这些段落通过详细的动作描写,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旅游中的精彩瞬间和人物的情感变化。希望这些例子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