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哲理诗包括以下几首:
《题西林壁》 - 宋·苏轼哲理:
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琴诗》- 宋·苏轼
哲理: 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观书有感》
- 宋·朱熹
哲理: 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登鹳雀楼》
- 唐·王之涣
哲理: 想要看得更远,就要登得更高。《冬夜读书示子聿》
- 宋·陆游
哲理: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方能学有所成。《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 宋·朱熹
哲理: 借助客观的事物之后,以往很难的事情也会变得简单。《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 宋·杨万里
哲理: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前出塞九首·其六》
- 唐·杜甫
哲理: 射人先要射马,擒贼先要擒住他们的首领。做任何事时,只要抓住最重要的点,就能事半功倍。《登飞来峰》
- 宋·王安石
哲理:
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目光长远。
这些哲理诗通过生动的形象和贴切的比喻,阐述了深刻的道理,对初高中生的成长和思考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