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说说大全-经典句子大全-灵儿心情网

经典说说大全-经典句子大全-灵儿心情网

鲁迅先生的杂文《立论》

59

鲁迅先生的杂文《立论》主要想表达的是对中国文化中欺瞒胆怯、明哲保身、圆滑世故等劣根性的深刻揭示,并挖掘出这些劣根性背后的根本原因是来自中国的思想教育。文章通过梦中老师所讲的一个故事和老师对于学生问题的回答,讽刺了当时社会中人们为了讨好他人而说谎的现象,以及坚持真理却遭遇打击的无奈。鲁迅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了对怯弱而又巧滑的中庸主义哲学的深恶痛绝,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愤愤之情。

在文章中,鲁迅巧妙地借教师之口,用“哈哈论”这种圆滑世故的处事方式,展示了当时社会中人们面对不同情况时的不同反应。教师在面对学生关于孩子未来的预言时,选择了迎合他人,说孩子将来会发财或做官,而当学生说出孩子将来会死时,他却遭到了痛打。这种对比揭示了人们为了讨好他人而选择说谎,而坚持真理却得不到认可的现象。

此外,鲁迅还通过对比说真话和说谎话的后果,强调了真理在当时社会中的困境。他说真话的人不仅得不到他人的认可,反而会受到打击,而说谎的人却能赢得他人的欢心。这种现实使得坚持真理变得异常困难,而圆滑世故则成为了人们生存的一种方式。

总的来说,《立论》这篇文章通过讽刺和寓言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劣根性,并表达了鲁迅对于这些现象的强烈反感和批判。文章虽然篇幅不长,但寓意深远,既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又深刻地揭示了文章主旨,展现了鲁迅作为一位伟大文学家的艺术魅力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