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是一部描绘中国共产党人在国民党统治区进行地下斗争的杰出长篇小说。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而且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氛围和人物的内心世界。以下是对一些典型环境描写句子的赏析:
黑沉沉的大楼,耸立在布满密云的夜空里,厚实的窗帘,紧紧遮住灯光,就像一匹狰狞巨大的野兽,蹲伏在暗处,随时可以猛扑出来伤人。 赏析:
这句话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国民党统治区夜晚的黑暗和恐怖氛围。大楼的黑暗和窗帘的厚重,象征着国民党对人民的压迫和束缚,而“狰狞巨大的野兽”则暗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凶残和无情。这种描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紧张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天色快黑尽了,顾客进进出出的似乎更多。每天黄昏,是买书、看书的人最多的时刻,书店里挤来挤去的都是晚饭后从学校出来的学生。
赏析: 这句话通过描写书店的繁忙景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表面平静和人民的麻木。尽管外面是白色恐怖,但人们依然在追求知识和文化,这种对比突出了革命者们在艰难环境中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抗战胜利纪功碑,隐没在灰蒙蒙的雾海里,长江、嘉陵江汇合处的山城,被浓云迷雾笼罩着。
赏析: 这句话通过描绘雾景,展现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时代背景和地点,即抗战后期至重庆解放之前的某个元旦时节。雾景不仅营造了一种凝重、压抑的氛围,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安,为小说奠定了沉重的基调。外面,正是一阵和往常一样的喧哗与吼叫,这些声音引导着他,使他移动步子走进一间审讯室。审讯室里烟雾沉沉,空气十分污浊,他瞥见老虎凳上,捆着一个三十来岁的人,旁边一盆火,几个人正把冒着烟的烙铁,伸向被审者的胸脯。
赏析: 这句话通过描写审讯室的恐怖氛围,生动地反映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暴和无情。烟雾和烙铁的象征,揭示了革命者们在敌人面前的英勇和坚韧,同时也使读者对敌人的暴行感到愤怒和愤慨。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
赏析:
这句话通过对比洞中时间和世上时间的差异,生动地表达了革命者在困境中对外部世界变化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对自由和光明的渴望。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革命者们的坚韧和乐观,也使读者对他们的精神产生更深的敬意。
通过这些环境描写,小说《红岩》不仅营造了一种紧张、压抑的氛围,而且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展现了革命者们在艰难环境中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这些描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也使读者对历史人物和事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