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成竹》的文言文原文如下: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这段话出自北宋画家文同的《画竹记》,讲述的是他画竹子的心得和体会。文同认为,画竹子必须在心中先有完整的竹子形象,然后才能笔下生辉,迅速捕捉并表现出所看到的竹子。这段话不仅是对画竹技巧的阐述,也是对艺术创作中“意在笔先”理念的深刻表达。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