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这篇文章中,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赞美白杨树的伟岸、正直、朴质和坚强不屈的精神。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句子赏析:
拟人手法
“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这句话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白杨树比作“树中的伟丈夫”,赋予了白杨树以人的情感和品质,突出了白杨树的崇高形象和坚强意志。
对比手法
“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这句话通过对比,突出了白杨树在恶劣环境中的顽强生命力,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效果,使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白杨树的坚韧精神。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这里通过对比,表现了白杨树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对理想的追求,使得白杨树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反问句
“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通过连续的反问句,层层深入地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引导读者去思考白杨树所代表的精神和品质。
比喻手法
“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 这句话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白杨树枝条的整齐和挺拔,突出了白杨树的团结和向上的精神。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这里通过比喻,将白杨树比作“极普通”却又“不平凡”的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调了白杨树虽然外表普通,但内在品质却非常高尚。
设问句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这句话通过设问,提醒读者注意,进一步强调了白杨树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对理想的追求。
通过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作者成功地塑造了白杨树的高大形象,并赋予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使得《白杨礼赞》这篇文章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传达了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观。